发布时间:2025-02-21 17:48:29    次浏览
宝兴县大溪乡烟溪村群团组织社会服务站内,志愿者和农村少年儿童一起做游戏。2013年5月27日,在宝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国青基会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首个县级NGO组织——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成立。2014年11月25日,在希望工程25周年大会上,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获得希望工程品牌使用许可授权,可使用“希望工程品牌”开展筹款动员、基金管理和资助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2015年5月5日,全国青基会共同体工作会议在宝兴召开,学习宝兴希望公益服务工作中取得的先进经验。这是中国青基会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将会议地点定在县级城市。2015年8月,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被中国青基会授予“2014年度全国青基会共同体一致行动奖”“2014年度全国青基会共同体希望工程创新奖”;中心员工罗春芽获得中国青基会“优秀员工”奖。2016年7月19日,通过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典型示范,宝兴已创新发展宝兴县爱心家园、和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心理志愿者协会等11家本土化NGO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震后三年多来,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不仅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的民间交流平台,搭建起社会力量嵌入框架,更是在农房重建、农业产业发展、乡村道路等重建项目中,为宝兴灾后重建深深嵌上社会力量的烙印。科学引领 着眼长远助推灾后重建作为全省首家县级NGO组织,作为全国第二家获得希望工程品牌使用许可授权的县级青基会共同体,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如何成为聚集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协同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的一支重要力量?“宽进、厚待、严管、重托”工作法,是其答案所在。何为宽进?通过与外部具有先进经验的NGO公益组织结对,实现本土优势与经验优势、资源优势有效衔接;积极规范社会组织行为,引导社会组织依法规范开展工作,成为与党委政府有效链接和做好社会服务的平台。何为厚待?做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负责托底保障“不缺位”、政府在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中“让位”;设立青年社会组织创新实践园,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入驻;开展政府购买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及异质化要求的需要。何为严管?支持资金自主化管理,并运行好社会捐赠资金、项目,充分发挥在服务青少年、服务群众民生需求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不断加强提高自身运行效率,杜绝财政支持下可能产生的依赖心理和工作惰性。何为重托?强化品牌形象构建,积极面向其他社会组织对接推介;积极拓展与其他NGO伙伴的友好关系,争取有关机构、个人的支持与合作,促进外部资源在宝兴开展公益项目,搭建服务青少年、服务群众、助推灾后重建的广阔平台。 截至目前,通过广泛联系、积极争取,宝兴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累计争取爱心项目63个,共计资金2900余万元。科学实践 集社会无疆大爱助推重建通过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宝兴县成为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重点实施县。由此,宝兴希望公益事业在民生安居致富、重建发展中收获颇丰。在学生资助方面。协同中国青基会、市群团组织服务中心、天津市公益组织和爱心企业等先后联合或分别开展大学生助学项目14个,共计捐助230人,121.56万元。希望工程助学,截至2015年,开展相关项目7个,共计资助7321人,822万余元。贫困助学上,完美春天、浙江基金特别救助基金、四川青基会等开展多个项目,资助338人,36万余元。在民生重建和基础设施方面。落实宣明会、友成基金会等项目,为宝兴县五龙乡、陇东镇、大溪乡等乡镇的多个村组,在民房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建设等方面捐赠800余万元。在农业产业恢复方面。落实世界宣明会、中国慈善总会等项目,通过产业恢复、农业恢复、市场打造等,向五龙乡、灵关镇群众捐赠238万余元。在素质拓展方面。协同深圳志远社工、中国青基会等,通过“川深两地‘青’,快乐大本营”公益夏令营等活动,实现受益68人,资金41万余元。此外,购买实施了宝兴县群团中心、共青团宝兴县委、宝兴县民政局、四川青基会等的宝兴县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居家养老等项目,共计资金112万余元。积极实施了中国青基会551万元的希望工程·同e堂课项目,政府也相应匹配了187万元,共同实施该项目。这是中国青基会在全国首次试点实施该希望工程项目。项目顺利推进,强力支持了偏远山区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科学定位 聚焦社会公益服务本土化希望公益服务中心作为凝聚本土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探路者、先行者,有条件、有责任在本地社会组织发展中发挥示范榜样作用。毓秀新区位于宝兴县“灵关新城”的核心区域内,三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此幸福安居。这里也成为宝兴县发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典范之一。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和资源平台作用,按照“公益创业就业”理念,通过公益就业创业基地、社工人才培养和社会组织创新发展“三大工程”,由团县委作为主管部门,根据毓秀社区社会治理需求,建立宝兴县和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省、市服务项目购买,先后落实“我爱我家”“儿童之家”“校外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公益活动”等项目,并聚集其他党政资源、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区社会治理。积极落实县群团中心提出的“1+1”互融共建,按照“融管理于服务”的思路,围绕新村文化、依法治理、科普知识、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开展宣传教育,针对新村实际开展扶贫助困、技术培训、为老服务、村民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活动,为群众提供菜单式服务。同时,通过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延伸发展的宝兴县爱心家园、心理志愿者协会等11家本土NGO组织,在希望公益服务中心整合校外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等资源支持下,活跃在新村(区),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新村管理服务,实现“大家管、大家想、大家议、大家办”的自治管理服务,使社会组织不断自我完善,实现新区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陈相龙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